新闻中心

周国平温情讲述面对生命和灾难的哲学思考

来源:美联  时间:2008-5-29 10:22:11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地震灾难发生以来,汶川灾区的人民一直牵动着中国人的心。面对灾难,我们都是幸存者,生命的创痛和灾难的阴影将长时间笼罩每一个中国人。5月24日上午9:00,由美联地产和长江商报联合主办的长江美联大讲坛,特别邀请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做客,一千余人的武汉剧院座无虚席。带着一系列对生命、对灾难、对人生、对幸福的深层次的思考,周国平从哲学的角度温情讲述面对灾难的态度,以哲学的智慧抚慰生命的创痛。

听众在武汉剧院广场排队等候进场

进场听众仔细阅读演讲票套

长江商报社赵社长致辞

美联地产副总经理马总致辞

对灾难的反思:“大自然就是如来佛,人类逃不出它的掌心”

    周国平开场就以非常真诚的态度讲述了此次演讲主题的来由,他说这个时候谈别的都没法谈,但是围绕地震来反思灾难这个题目,却又是一个太沉重的话题。“人类从来是在灾难中生活的,应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灾难和重建的历史。面对这样的大灾难,大苦难,人类需要用大尺度来衡量得失。这个大的尺度就是哲学的尺度、历史的尺度”。古今中外,曾发生过为数不少的巨大灾难,这些灾难告诉人类“人是整个地球的客人”,“自然是我们的源泉,是我们的根源,征服自然这种口号是很荒唐的,人怎么能征服自己的来源?”,“对于大自然人类应该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人类不管创造多么伟大的文明,始终是在自然的掌控之中”。
    自然界的灾害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面对灾难,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然的灾难?随后,周国平从哲人、宗教的看法总结了四种对待灾难和死亡的态度。这些态度包括理智的、伦理的、审美的和宗教的。在座的听众在周国平的旁征博引下,认真的听着,安静的思考着。

周国平精彩演讲

对生命的反思:“热爱生命、同情生命、敬畏生命”

    谈到对生命的反思,周国平说道,这次赈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那就是让我们好好想一想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周国平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幸福。在他看来,幸福就是两种享受,一种就是享受生命,还有一个是精神的享受。享受生命,最重要的是健康,安全,闲暇,还有特别重要的就是爱情、亲情,这是人生古老而又永恒的享受。精神的享受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得让自己满意,并且靠这个养活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让他们也感到快乐。
    而所有幸福的前提就是生命。周国平用四句话道出了对生命的反思和礼赞: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尊重生命是法制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这四句话铿锵有力,意味深长。

场下座无虚席


互动》》》》》

    周国平先生的演讲以其脱俗睿智的哲思引人深思,演讲结束后,现场响起了长久的掌声,而随后的现场提问互动环节则更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提问]我是华科大学生,您在博客中写到把这次奥运会和地震归结为爱国主义行为表示蔑视。您觉得在您的概念当中爱国主义是如何理解的?人权和人道是不是居于爱国主义以上?
    [周国平]我觉得把地震的意义归结为爱国主义其实太狭隘了,我觉得地震伟大的意义是人类行为,是人性的光辉,你说爱国主义当然这里面有,我反对的是仅仅归结为爱国主义,而看不到这种人性的光辉。爱国主义是一把尺子,但是是一把比较小的尺子,还有比它更大的尺子,包括人权、人道、真理、文明这些东西都是比爱国主义更加重要的东西。现在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对于有自信的民族来说更重要的是表现出文明程度。我觉得这一次抗灾中间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爱国主义,我们引起世界上其他国家欧洲和美国国家的尊敬也不是我们的强烈爱国主义,而是我们政府和人民人道主义的水平,这个确实是更光辉的。

    [提问]刚才你着重谈到社会道德与个人品质,在这次汶川地震之后各个高校大学生都以不同的方式捐款表达对汶川人民的支持和悼念。他们几乎都是80后,在你的眼中,80后有怎样性质和性格与特质的群体?你们是否认为他们是垮掉的一代?
    [周国平]我当然不这样认为。我和80后这一代接触不是特别多,但是从我到高校做讲座这些反响来看,我觉得80后同样对于精神事物有一种特别热烈的追求,所以我一点都不奇怪他们在这次赈灾中很好的表现。
    社会上对于80后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我觉得80后可以冷静的去听取某些看法,我希望80后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宁静下来,过一种真正的内心生活。
   
    [提问]我本身是心理咨询师,我个人认为死亡属于人生的一部分,它不应该是以一种壮烈或者一种无奈的心态来面对,生和死之间是一个过程,这个死亡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应该是自然的。另外,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社会人,他们对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不想从知的层面去了解,我们更想得到道的层面的东西。
    [周国平]关于对死亡问题的态度我讲了四种不同的态度,其实我没有说我是什么态度。你说的态度实际上是属于我刚才说的第一种理智的态度,把死亡看成自然的事情。可能你比较反对是第三种态度就是尼采悲壮的态度,但是我觉得其实这四种态度都是比较积极的,或者是正面的。每个人不妨根据自己的内心状态和文化积累形成自己的一种态度。我认为他们之间并不互相排斥。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您对今天讲座的批评,我想应该说你讲得有一定的道理,我接受你的批评。
   
    [提问]我也是一个走到人生边缘又峰回路转的一个人。七年前我患了白血病,这几年来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去医院看白血病患者,我看到每一个小生命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时候也非常的痛心。我想请您在这里对白血病患者说几句话。同时我想对您的用词做一点修正,癌症等同于绝症,我作为一个康复者不认同这个事情。谢谢!
    [周国平]纠正得对,我非常感动,我相信癌症这个词离绝症会越来越远。对于你说的给白血病患者说些什么,我不知怎么说,我要写点东西,在此说什么都会觉得挺难受,我会讨厌自己的。
   
    
花絮》》》》》

观众就自发排队等待进场
    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此次大讲坛的宣传仅有三四天的时间,但是听众的反响却令我们大出意外,报名领票的听众十分积极踊跃,而开讲当天,更是有不少听众早早就来到武汉剧院,由于八点半剧场才开场验票,所以不少听众自发在门口排队,队伍从门口排到广场,再拐弯蜿蜒开来。这些排队的听众中有从武昌赶来的学生,也有从黄陂赶来的老人,大家良好的秩序和高涨的热情让我们十分感动。

踊跃留言为灾区祈福
    为了表达长江美联大讲坛听众对灾区人民的祝福,主办方特别在武汉剧院广场上挂起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横幅,横幅刚刚挂上,就有不少等候进场的听众在横幅上留言,为灾区祈福:“死者已逝,生者坚强”“天佑中华,加油汶川”等祝福语,尽管言语普通,可直至内心,给人温暖和力量,相信有13亿同胞的支持,汶川一定能走出难关。

周国平题字
    当周老师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着实让我们意外,他身着深蓝色宽松体恤,精神奕奕,顶多不过四十来岁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年过花甲的老人。但是除了年龄,其余的一切又又在我们的预想之中,一副眼镜、深邃的眼神,话语和蔼、举止斯文,正是他,那位女性的知己,多情的父亲。
进入贵宾休息室后,按照常例,工作人员请他为长江美联大讲坛题字,周老师略有沉思后,提笔写道:“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三个排比句无论是读来还是想来,分量很重。

老人拍掌“我太佩服你了”
    在现场互动结束后,有人振臂高呼:我太敬佩您了!定睛一看,原来这是为老人。
老人称自己虚岁已经70了,家住天门,近日到武汉的弟弟家,闻悉周老师做客长江美联大讲坛,前来聆听,他说周老师是他精神和灵魂的指导者,今天听了周老师的讲座让他特别激动,所以才会在演讲现场以那样的方式向心中的哲理诗人致敬。

老同学叙旧
    开场后,工作人员正在检票口收拾,一位白发老人走过来对工作人员说,我姓严,我是周国平的小学同学,我们多年不见,想和他见上一面。看这位老人言辞恳切,我们立即安排他到前排就座。待演讲结束后,工作人员领老人到后台与周老师见面,两位半个多世纪没有见面的老人,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两人回忆起小时候一起玩玻璃球、拍纸画,有欢笑也有泪水的日子已成记忆,让人不觉感叹,时间飞逝。

与海报里的周老师合影
    演讲结束后,许多人都围在武汉剧院的墙体广告前,上去一看才知道是热心听众与广告画面里的周老师合影,在合影的人群里,以年轻的女大学生为主,看来周老师的粉丝里还是女性偏多。争相与广告画面里的演讲嘉宾合影,这也成为长江美联大讲坛开讲以来的一道特别的风景。